當機械人也做得到  還操練甚麼?

上星期,傳媒都在討論騰訊新聞網站上的一篇財經報道,原因是該篇列出了 CPI 數字並引用了分析師評述的文章,其實是由一個名為 Dreamwriter 的機械人以一分鐘極速寫成的。事實上,美聯社早已在一年前開始採用機械人撰寫季度收益報道,每季產量多達 3,000 篇!據與美聯社合作此計劃的 Automated Insights 公關經理 James Kotecki 透露,他們的 Wordsmith 系統每星期能出產數以百萬計的文章!他更估計,如需要的話該系統甚至能每秒出產 2,000 篇!太可怕了吧?還好美聯社強調,暫時沒有記者因此而被裁,相反他們能把騰出的時間發掘更深入更有趣的題材;採用機械人撰寫新聞,除了快還因為它們在數據上出錯的機會極微。

除了記者,其他工種也有被機械人取代的機會嗎?NPR 網站數月前根據牛津大學於 2013 年所發表的一項有關研究製作了一個計算器,讓大家鍵入職銜以查看這工種於未來 20 年被機械人或科技取代的機會有多大。此外,BBC 網站最近也針對英國的情況製作了另一個。大家如有興趣又不怕受刺激的話,可以點擊以下連結一試:

NPR – Will Your Job Be Done By A Machine?
http://www.npr.org/sections/money/2015/05/21/408234543/will-your-job-be-done-by-a-machine

BBC – Will a robot take your job?
http://www.bbc.com/news/technology-34066941

從這些報道可見,一些要求較低技術、運作較機械化或具危險性的工作都在預料之內被列入高危,相反一些講求創造性、社交或談判技巧以及涉及護理的工作,例如設計師、護士、社工、心理學家、治療師等,則會具有優勢。

看到這裏,再想想我們的下一代,心裏不期然想:「連機械人都能做的事,我們還操練來幹麼?」論速度,機械人運算一定比我們快;論記性,它們記憶一定比我們強;論儲存量,它們比我們龐大;論耐力,只要電源充足,它們絕對可以打持久戰,相反我們會因為累而表現失準。要贏得過機器,將來無疑就得靠創造力、洞策力、社交能力、應變能力以及決策能力,而這些統統都不是單單操練就能成事。

最近忙於為明年升讀小一的小魔找學校,因為實在好想好想他能入讀哥哥那一間,方便有個照應,所以也忍不住急急對他操練了一番。多謝機械人,你把我及時扯回正軌。

圖、文:Silly Mom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illymomblog